【環(huán)球網文化報道 記者 鄭湘琪】秦嶺之秋,宛若大自然的調色盤揮灑,將金黃之璀璨、橙紅之熾烈、深褐之沉穩(wěn)、翠綠之盎然,肆意暈染于山川之間。
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依偎于秦嶺的懷抱中,這片土地曾見證“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”“蕭何月下追韓信”的典故。
深秋時節(jié)駛上秦嶺留壩最美廊道,于四千年銀杏樹下默念最真摯的愿望,感知來自遠古的力量;沿青石臺階探訪張良廟,體會“謀圣”超脫塵世的淡泊與深邃的智慧;漫步獅子溝牧場,在牧歌悠揚中覓得遠離塵囂的純粹與安寧……阡陌交通,如彩練般串聯起沿途旖旎景致,也勾勒出一幅強村富民嶄新畫卷。
路網連詩行,遇見“詩與遠方”
在廊道沿線的獅子溝牧場,柴女士帶著孩子“投喂”牛羊。“網上不是說獅子溝是陜西版‘阿勒泰’‘藍月谷’嘛,我看很出片就帶孩子過來了。這里能騎馬還能在牛奶湖劃船,很適合吸氧。我們這一趟還去了留壩不少地方,正好趕上火燒店村民曬秋,很熱鬧,就買了一些特色農產品?!?/p>
考慮到要帶孩子和寵物一同出游,柴女士此次選擇了自駕的方式?!皬奈靼查_車過來3小時左右,高鐵的話1個半小時,還是比較方便的,這邊停車不難。鄉(xiāng)村公路特別僻靜,兩側都是銀杏,風景挺好的,值得自駕一開?!?/p>
留壩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李丹告訴記者,秦嶺最美廊道全長171公里,對外與干線路網無縫銜接,對內與重點景區(qū)緊密聯系,形成了集“生態(tài)、景觀、休閑、運動、康養(yǎng)、旅游”于一體的“暢安綠舒美”旅游景觀廊道。
道班·宿坐落于廊道穿越的留壩縣玉皇廟村,由玉皇廟原公路管護站變“廢”為寶改建而成,其裝潢設計巧妙融入公路修建與管護的文化元素,讓旅客能夠“跨越時空”,了解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高江路的滄桑變化。
圍爐品茗,聽晚風細語,享歲月靜好,掩映山林間的道班·宿悄然滿足游客對于“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”的想象。據民宿負責人梁士杰介紹,道班·宿日常入住率達到70%以上,節(jié)假日期間更是一房難求。今年截至十一假期,營業(yè)收入已達158萬元。
“留壩的民宿業(yè)越來越好,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紅火。”道班·宿民宿管家黃女士欣喜地說道,“來這里工作之前我在家里照顧孩子,沒有經濟來源。但自從成為管家后,我不僅獲得了穩(wěn)定的收入,而且工作地點離家很近,非常方便。我還學到了許多新技能,感覺日子是越過越有奔頭了。”
在道班·宿的帶動下,全鎮(zhèn)民宿與農家樂產業(yè)蓬勃興起,總數已達22家。周邊152名閑置勞動力通過就業(yè)培訓,轉型為民宿管家、廚師、保潔等職位,在家門口就能獲得穩(wěn)定收入,月平均薪資達3500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玉皇廟鎮(zhèn)黨委副書記、鎮(zhèn)長舒瑩透露,該民宿采取“政府+村股份社+運營商”的管理運營模式。村股份社與運營商按照比例進行分成,每年可獲得民宿流水收入25%的分成,而村集體會再將分紅收益中20%的資金直接“反哺”用于全村農村公路養(yǎng)護,促進村莊交通基礎設施的持續(xù)改善和升級,目前已入選全國公路路衍經濟開發(fā)典型案例。
路暢產業(yè)興,山貨飄香迎客來
秦嶺最美廊道起點矗立著一棵四千年古銀杏,相傳為周文王親手栽植。看到沿線游客紛至沓來,周邊居民敏銳捕捉到了商機,自發(fā)聚集于此銷售山貨特產。板栗、獼猴桃、核桃……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市集應運而生。
“每天大概有20家攤販在這擺攤,十一假期能增加到30余家。這樣的市集在高江路沿線共有3個,還有許多居民在自家門前設立廣告牌和攤位,售賣農特產品?!笔娆撜劦剑那旯陪y杏市集的商販們生意紅火,旺季時一天能賣六七百元,平常也能有二三百元的收入。在十一假期等旅游高峰期,部分攤位的收入甚至能超過兩千元。
除了沿線市集,留壩縣秦嶺山珍物流園更是進一步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,讓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“飛”出大山。“這個園區(qū)地理位置非常優(yōu)越,距縣城10分鐘車程,距漢中城區(qū)及高鐵站60分鐘,距機場70分鐘車程?!绷魤慰h秦嶺山珍農業(yè)發(fā)展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鑫表示,園區(qū)希望通過高效的物流體系打造“從秦嶺走向世界”的商貿橋梁,讓留壩的特色農產品順暢地走出山門,邁向全球市場。
隨著秦嶺山珍物流園的建成,農戶能與企業(yè)緊密合作,通過簽訂合同按需生產,降低了市場風險,確保了農產品銷路。同時,農民能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收購商、企業(yè),或通過電商平臺直達消費者,減少了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提升了農產品價格,也增加了自家收入。
留壩縣農業(yè)農村局農村經濟股股長但江說,通達的交通物流體系吸引了眾多企業(yè)和種植戶投身于中藥材、食用菌種植行業(yè)。2024年留壩縣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2.16萬畝,食用菌生產規(guī)模也攀升至3500多萬筒。與三年前相比,中藥材種植面積及食用菌產量分別增長了40%、10.3%,帶動就業(yè)9800余人,人均收入達到了11000余元。
近年來,留壩縣構建全域旅游“快進+慢游”交通網絡,推動交通+旅游+產業(yè)+鄉(xiāng)村振興全面深度融合發(fā)展,走出了一條“兩山兩化”轉化之路。特別是留壩旅游環(huán)線,以“交通先行、促旅發(fā)展、融合反哺”的特色發(fā)展模式,真正實現了建一條路、造一片景、富一方百姓,做到“一業(yè)突破、百業(yè)興旺”。
官方數據顯示,2023年留壩縣實現生產總值增長6.5%,城鄉(xiāng)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.4%和7.8%,接待游客588.61萬人次,實現綜合收入33.4億元。此外,當地還吸納了1700余名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(yè),為他們帶來了近8000余萬元的穩(wěn)定收入。
近日,“行在鄉(xiāng)村 游在路上”最美自駕精品路線主題推選暨陜西·留壩秦嶺最美廊道宣傳活動在留壩縣舉行。啟動儀式上,交通運輸部新聞發(fā)言人、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孫文劍表示,“中國農村公路460萬公里的龐大網絡是中國真正的超級工程,它不僅連接了所有鄉(xiāng)村,促進了城鄉(xiāng)物流、信息流和農產品的交換,還激活了信息流,改變了農民的觀念,使他們更富、農業(yè)更強、農村更美?!?/p>
孫文劍強調,農村公路將是未來的網紅工程,應通過互聯網思維賦能農村公路,打造更多網紅路。要打造農民自己的“超級IP”,利用農村公路的普世價值和豐富故事,為農民創(chuàng)造更多發(fā)展機遇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scienceministries.org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