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9日晚,十運會仲裁委員會宣布,認定邢慧娜在女子1500米決賽中出現(xiàn)了違反競賽規(guī)則的行為,取消她在女子1500米決賽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名次。這一金牌易主事件,可謂迄今為止十運會最引人注目之處,兩大看點并列其上,一是運動員違規(guī),二是處理動真格。
仲裁委員會的判決,在技術上或許不能令所有人心服口服,但在作風上得到了高度一致的認可,新聞發(fā)布會現(xiàn)場響起了歡呼,新聞所到之處響起了掌聲。設想,這一次,如果再現(xiàn)此前柔道比賽中的溫柔處罰一幕——在體育官員、教練員、運動員默契的“假摔讓金”后,孫福明與閆思睿還安享從頭再來、披金掛銀依舊地網(wǎng)開一面,結果又會如何?
不妥協(xié),彌足珍貴。
此前,十運會賽場上多次傳來不和諧音。運動員服食興奮劑丑聞,裁判誤判,冠軍“內(nèi)定”風波,拳擊、柔道、跆拳道比賽的“讓金”等,公眾對政績掛帥、巨獎驅動、雙記分制的競賽規(guī)則、組織者的管理水平等紛紛進行指責……這些,都不能不令我們深思:該怎樣看待運動會乃至競技體育的意義?
全運會首先有著國家性質、國家分量——花納稅人的錢舉辦它,是全體國民的需要,承載著公益民利。那么,四年一度的、綜合性的全運會,為什么需要?從表現(xiàn)形式上看,重在它是競技體育的舉國會演,反映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最高水平;而從實質意義上講,則是重在展示競技體育內(nèi)在的人文精神,宣泄普世的人文理想。因為,在競技體育比武場上,一切出招亮劍、角力斗智,都從屬于人的生命本位、甚至人的生命本能——從體力、智能、心勁上挑戰(zhàn)自我極限和時間、空間束縛的底處,寫著人對自由發(fā)展的追求、對全面解放的渴望、對堅忍意志的崇尚。
正因富含人文的精神和理想,競技體育最富寰球同此涼熱的美感,它以對人的異見、異境的超越,令所有珍愛生命、熱愛生活者在此求同存異,不受人種、民族、地域阻隔。古希臘人在舉辦奧運會的時候,處在戰(zhàn)爭交火中的各方放下武器,同場競技。如果說,奧運會是生命的禮贊、生命的謳歌的世界儀式,全運會就是生命的禮贊、生命的謳歌的中國儀式———曾經(jīng)的九次舉國會演、共同關注,一次比一次更上一層樓,便是價值自在的有力證明。
但是,競技體育比武場,畢竟又是最立竿見影的名利場,其生命禮贊、生命謳歌的本質不僅不能自動體現(xiàn),反因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強”的爭先恐后較量、高下塵埃落定連著當事人的精神榮譽和物質利益,比其他各式社會生活領域更易產(chǎn)生異化行為。因此,不僅需要在各具體項目上共同遵循的競賽規(guī)則日益完善,而且需要更具效力的競技體育一體遵循的法律規(guī)范。我國時下,便既有國際統(tǒng)一、國內(nèi)特殊的競賽規(guī)則,又有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《體育法》。
因此,十運會出現(xiàn)的背離競技體育本質的現(xiàn)象,應促使體育界站到競技體育內(nèi)在的人文精神高度上,從兩方面深刻反省,一是如何加強教育、提高職業(yè)道德素養(yǎng),二是如何加強法治,維護規(guī)則、法律的尊嚴。十運會的一個特殊視角,是許多人都把它看做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預演,從中觀察我們3年后能否圓滿組織世界矚目的盛會,如果說成功的開幕式使人們基本消除了技術方面的擔憂,那么作風方面的擔憂消除取決于有關部門激濁揚清的實際行動。(新京報)